苗木信息  
简介
产品展示
苗圃展示
产品价格
销售网络
配送案例
联系方式

 

河南盆栽桂花哪里有?

现有可出售桂花品种

2019年嫁接首批成品盆栽桂花

 

品种名

数量(棵)

规格(均由8-9年生流苏嫁接)

价格

1

日香桂

2

冠径50-60cm50-60cm

电议

2

天香台阁

1.5

冠径50-60cm50-60cm

电议

3

潢川金桂

5

冠径50-60cm50-60cm

电议

4

潢川丹桂

2

冠径50-60cm50-60cm

电议

5

状元红丹桂

0.6

冠径50-60cm50-60cm

电议

6

齿叶木樨(九月刺桂)

1

冠径50-60cm50-60cm

电议

7

柊树(刺桂,冬桂)

0.6

冠径50-60cm50-60cm

电议
2020年嫁接第二批成品盆栽桂花

1

金满园

0.8

冠径30cm左右30cm左右

电议

2

藏花阁

0.8

冠径30cm左右30cm左右

电议

3

金桂球

0.6

冠径30cm左右30cm左右

电议

4

早银桂

0.5

冠径30cm左右30cm左右

电议

5

小叶银桂

0.5

冠径30cm左右30cm左右

电议

6

小叶金桂

0.5

冠径30cm左右30cm左右

电议

7

黑金刚

0.5

冠径30cm左右30cm左右

电议

在各地历代的地方志中,河南盆栽桂花都提到当地所产的野生桂花。如明万历年间的《严州府志》載“浙江淳安百桂峰,绵亘雄峙,香桂丛生。”《寿昌县志》载“平岩石上,桂树壁立,秋香远播。”《常山县志》载“桂岩,在县北二十里,上有桂树百余株,不种自生,过秋花发,风送清香数里。”可知当时浙江~带仍然有很多野生桂花(现知浙江千岛湖一带仍有处于野生状态的桂花群落)。此外如《泾县志》载“桂山,县西北十里,高十余丈,山多桂树”。《从化县志》载“桂峰山,在县北二百里,其上多产桂树”。《龙门县志》载“桂峰山,在县兆七十里,多桂花,秋风时来,香闻十里”等等。

河南盆栽桂花在古代,我国长江流域以南许多地区均有野生桂花分布。虽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较大面积的野生桂花群落已不多见,但至少在唐宋甚至明朝,华东、华中和华南不少地区仍然存在大量野生桂花群落。即使现在,仍有小片野生群落留存。许多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偏远山区,存在着古老的桂花大树。这些大树即使是人工栽培,也应是引自当地山区的野生植株。因为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些偏远山区自外地引种桂花的可能性很小。在浙江金华、江西、湖南等地,仅在几十年前,很多地区还有不少成片的桂花大树,但由于大量采挖出售,现在往往仅残存少量大树。
根据有关报道,在湖南、福建、四川、江西、浙江等地残存有小面积野生桂花群落。河南盆栽桂花经我们调查,四川大邑县的“野生桂花”实际上是同属的宝兴桂花,而江西庐山星子县的群落系由附近人工栽培的桂花之种子繁衍而成,但是福建长汀县、湖南浏阳、浙江千岛湖及景宁县渤海等地的桂花群落应系野生状态。

湖南浏阳县社港镇周洛村桂花峡的野生桂花群落。其地理坐标为北纬 28°2555”,东经113940'22",属于幕阜山脉(主峰石柱山海拔 1358 m)。桂花分布地点主要在海拔450m以下,坡度为 60°~ 70°之间。桂花是群落中的优势树种之一,可高达 8 m,胸径达 18~ 19 cm,伴生树种主要有山胡椒、橙木、矩圆叶鼠刺、大叶楠、青冈栎、四照花、山香圆、香果树、青栲、水蜡树、拟赤杨、柃木、水杨梅、油茶、羊角藤、箬竹等。桂花叶片质地较薄,略有光泽或无光泽,着花稀疏,花芽单生或偶 2 个叠生,仅枝条顶端 2 ~ 3 对叶腋内着生花芽,花白色或淡黄白色,明显具有野生性状。
另据《湖南植被》,在湖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河南盆栽桂花常常有野生桂花混生,如新邵的“青冈栎——黄连木——山槐群落”(主要分布于石灰岩低山)中,桂花出现在乔木层第二亚层中,高达 7 m,直径达 6~ 7 cm;而在湘南的宜章、宁远、江华、临武等地,海拔 500 m 以下的石灰岩低山(土壤为红色或黄色森林土),分布着大面积的“青冈栎——翅荚香槐——桂花——圆叶乌桕林”,桂花作为乔木层第二亚层的优势树种,高达5 ~ 7 m,投影盖度 30%~ 40%,同层伴生种有石楠等。在嘉禾的400㎡样地内有桂花24株,其中 4 株位于乔木层第一亚层,20 株位于乔木层第二亚层「31’。因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尚未对湖南南部的野生桂花进行核查。

福建长汀县南山镇官坊村的野生桂花群落。河南盆栽桂花长汀县地处北纬 25°04'~ 26°02',东经 116°02'~ 116°40',官坊村位于县城东南。桂花野生群落分布于石灰岩山地,海拔400 ~ 460 m,面积约为 49300 ㎡。桂花为群落优势种,但由于当地群众常砍伐作薪炭,现存群落为经多次砍伐后而萌芽更新的次生灌丛;群落中另一常见树种为青冈栎,但也多被砍伐。常见的伴生树种有朴树、乌桕、枫香、竹叶椒、算盘子、香叶树、雀梅藤、槛木、毛楝、柘树、变叶榕、山樱花、黄檀、豆梨、小构树、大叶紫珠等,多为喜钙植物;草本植物则有海金沙、江南星蕨、乌蕨、黑莎草、艾蒿、白花败酱、小花黄堇、苎麻、千根草等;藤本植物也较多,主要有金银花、木香、鸡屎藤、络石、茜草和铁线莲等。群落中的桂花也具有明显的野生性状,由于经过多次砍伐,呈丛生灌木状,植株大小差别很大,但成片分布,常常密集成丛,一般高 2 ~ 4 m。在 5 m× 5 m 小样方地内,有桂花 81 丛,一般每丛从基部有 3 ~ 11(多为 6 ~ 7)分枝。
浙江千岛湖的桂花岛。千岛湖位于浙江西部,桂花岛面积约 80000 ㎡,与福建长汀的情况非常相似,当地也为石灰岩山地,桂花同样是群落的优势树种。群落内大多岩石裸露,土层薄,桂花直接生长于石灰岩石缝内。
各地的野生桂花(不同的居群)虽然形态上不尽一致,但在花色上表现出相当一致的特点,即同栽培品种中银桂品种群的花色相同,为淡黄白色。

河南盆栽桂花四川大邑县大飞水原始林区(现更名为四川成都西岭雪山风较名胜区)有大面积宝兴桂花野生群落。该群落主要分布于桂花岭一带,地理坐标为北纬30*3953",东经 103°1001”,海拔 1900~ 2200 m 范围内,面积约 0.7 k㎡,主要见于沟谷两侧的山坡石壁,组成以该种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宝兴桂花可高达10 m,胸径达 60 cm,主要伴生种有三桠乌药、领春木、泡花树、楝木、省沽油、箭竹等。这片宝兴桂花林虽然不是真正的桂花野生群落,但也是珍贵的木犀属的另一种种质资源。
2006 年 4月我们在四川宝兴县东拉山大峡谷(赶羊沟、东拉山沟、猫子湾、桂嫱湾等)发现迄今为止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宝兴桂花(短丝木犀)群落,其垂直分布集中在海拔1600 ~2300m之间。宝兴桂花是中国特有树种,早在1910年10月英国植物学家E. H. Wilson在宝兴县采集到该植物的标本和种子,并带至英、美等国。1916年由美国植物学家A. Rehder 所发表, 宝兴县为该种的模式标本(E. H. Wilson 4216)产地(在《中国植物志》61 卷中误写为模式标本采自峨边县)。在川西一带,如在宝兴、峨眉山、峨边、大邑县西岭雪山等地均有分布。宝兴桂花的花期为4 ~ 5 月,是该属中春季开花的少数种类之一,花大,花冠直径达到 1 ~ 1.5 cm,白色,芳香。在国外如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AmoldArboretum)和英国 Hillier 树木园等处均有引种栽培的大树。在国内至今尚未开发利用,为十分珍贵的观赏植物资源。
宝兴桂花在该景区沿山谷两侧呈带状分布,延绵约 10 km,生长发育良好,是群落中的优势树种,一般高度达到 8~ 10 m,胸径 15 ~45 cm,较大可达 1 m。春夏之交,成片的宝兴桂花百里飘香。主要伴生植物为铁杉、稠李、连香树、多种杜鹃花、四川臭樱、青冈栎、木姜子、川西乌药、巴山榧等。宝兴桂花天然更新良好。

现代研究概况
桂花的分类研究
由于国外栽培较少、品种资源有限,对于桂花种下的观赏品种,很少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20 世纪初,日本学者牧野富太郎(T. Makino)和中井猛之进(T. Nakai)等人根据中国古籍中有关桂花类型和品种的记载,将不同花色的桂花定为变种、变型及种的等级,如银桂为 Oxmanthus asiaticus Nakai (1922),O.latifolius (Makino) Koidzumi (1926),O.fragransvar. latifolius Makino(1902)或 O.fragrans f. latifolius Makino ex Schneider(1911),金桂为O.fragrans var. thunbergii Makino(1927),丹桂为 O.fragrans var. aurantiacus Makino(1902)或 O.aurantiacus (Makino)Nakai(1922)等,但这些植物分类等级都未得到普遍承认。对于桂花种下的分类,PS.Green(1958)取消了以上名称,但将丹桂作为一个变型处理,即0.fragrans f.aurantiacus(Makino)P S. Green,不过该变型河南盆栽桂花也未得到我国植物学家承认。尽管如此,P.S.Green 的木犀属形态学研究资料对桂花的品种分类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地区广阔,因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形成了大量的种内变异,品种资源丰富。关于品种的分类研究主要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949 年,黄岳渊、黄德邻根据桂花花色、叶形、花序和开花时期简单记载了上海地区。10 个桂花品种,如四季桂、月桂、寒露桂、早黄桂、大叶黄、小叶黄、柳叶桂等(黄岳渊、黄德邻,1949)。

1980 年,陈俊愉、刘师汉在《园林花卉》—书中记载杭州和武汉的桂花品种名称 12个,如纯白银桂、青山银桂、潢川金桂、咸宁晚桂、球桂、柳叶苏桂、朱砂丹桂、大叶丹桂、小叶丹桂、大叶四季桂、小叶四季桂等,但无品种特征描述(陈俊愉、刘师汉,1980)。
1985 年,刘玉莲对南京地区的桂花品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记载当地桂花品种 13个,并且采用检索表的形式对品种进行了分类鉴定(刘玉莲,1985)同时根据习惯和传统标准,提出了第一个桂花品种分类系统,将桂花品种分为四季桂类 cv.Group“Semperflorens”(此名河南盆栽桂花称和写法为论文发表时所用,下同)、金桂类、银桂类 和丹桂类四类。此后于 1993 年又对该系统进行了修订,以花期为第一级标准,先分为“秋桂类”和“四季桂类”两大类,然后以花色为第二级标准分为金桂型、银桂型、丹桂型和四季桂型四个“型”同(未列学名),然后以花期早晚和子房发育状况、营养器官特征等分别为第三、第四和第五级分类标准进行品种分类(刘玉莲,1993 )。
1986 年,鲁涤非、王其超探讨了桂花品种分类标准,根据花期和花色(第一级标准)将桂花品种分为四个“组”(gnoup),但却采用了对品种的命名方法,分别称为金桂组然后以花叶特征、花期迟早作为第二、第三、第四级标准直接进行品种记载(鲁涤非、王其超,1986)。这一分类方法也体现在 1990 年出版的《中国花经》中,但组的学名却采用为“这样便于从某一桂花的名称,就得知它是属于哪一组”,如橙黄金桂为 cv.Chenghuang了变种名称(鲁涤非等,1990)。鲁涤非还提出将“组”的学名作为品种名的一部分,认Thunbergii、大叶四季桂为 cv. Daye Semperforens、硬叶丹桂为 cv. Yingye Aurantiacus 等(鲁涤非等,1990;鲁涤非,2000、2001)。该想法与《国际栽培植河南盆栽桂花物命名法规》(ICNCP)相左,因此不能使用。
1989 年,姚崇怀将桂花分为“秋桂类”(Group Autumn Flower)和“四季桂类”(GroupFour Seasons Flower)2 类,其下再各分3 型。“秋桂类”包括金桂型(Form YellowFlower )、银桂型(Form White Flower)和丹桂型(Form Orange Flower);“四季桂类”包括四季金桂型(Form Four Seasons Yellow Flower )、四季银桂型(Form Four Seasons WhiteFlower)和四季丹桂型(Form Four Seasons Orange Flower )。以花、叶特征、结实状况和花期作为第三、第四、第五级标准,并记载了湖北桂花 62 个品种,由于描述过于简单,也未见正式发表,研究者很难据此鉴定品种。
1992 年,朱长山、李瑞符、袁建都记载河南的桂花品种 18 个,提出以花色色质及开花习性、花的特征、叶的形态特征、花期的不同为依据的四级分类标准,仍将桂花分为四类(朱长山、李瑞符等,1992)。
由上可知我们的先辈及近代的学者们对桂花的品种分类方面已累积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成果,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这是很重要的,应加以继承。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我国园艺植物品种分类的不足之处,如曾经使用过的品种分类等级很多:有系(Series )、组(Section )、型(Form、type )、群或类(Branch、Grex)等。“系”和“组”都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属以下、种以上的等级,“型”也易于与植物分类等级“变型”混淆,因为二者的英文名称相同;“Grex”一词由于过去的使用太混乱,现在仅可允许在兰花分类中使用。因此,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以上这些在栽培植物的品种分类中极容易引起混淆的等级名称皆被禁用了。
同工酶在品种分类中的应用
河南盆栽桂花同工酶技术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园艺植物的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但在桂花品种研究中应用同工酶技术较晚。
1995 年,刘玉莲等人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系统测定了江苏和上海 20 个桂花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刘玉莲、曹光树,1995)。同年,陈建业等人对河南省 15 个桂花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共检出 15 条酶带,根据酶谱聚类分析的结果,将测定的品种分为 3 个品种群,即银桂品种群、金桂品种群和丹桂品种群,将银桂和四季桂合并,并下设银桂型和四季桂型(陈建业、宁玉霞,1995)。这既与形态分类结果相违背,也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和习惯应用明显不同。
2000 年,赵小兰等人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测定了武汉地区的早金桂等 33 个桂花品种的过氧化物酶、脂酶、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苹果酸脱氢酶等5种同工酶酶谱,表明桂花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并利用类平均法将它们分为两大类群,即“秋桂类”和“四季桂类”(赵小兰、姚崇怀,2000)。
河南盆栽桂花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在 PCR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运用随机引物扩增,寻找多态性 DNA 片段的遗传标记技术,具有快速、简便、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群或居群遗传多样性检测、基因定位、品种鉴定、医学通用性好,对 DNA 需求量小,质量要求低等优点,因而一经问世,就受到广泛注意,并诊断、遗传图谱构建等(贺新强,1995 ;汪小全,1996),如在植物种类鉴定方面有丁香属、鸢尾属、金花茶类、桑树、柿树等,在品种鉴定方面有葡萄、番木瓜、月季、牡丹、丁香、分析在某种程度上重复性不是太理想,因而产生了有关 RAPD 标记是否可靠的问题。实际腊梅、桃花等(陈新露,1995;张春英、林同香,1999;陈向明、郑国生,2001)。RAPD上,之所以会出现 RAPD 标记可靠性问题的争论,主要在于 RAPD 技术中影响因素很多,如 DNA 质量、模板 DNA 浓度、引物与 dNTP 浓度、Taq 酶的商品型号、镁离子浓度、反应时间与温度参数等。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应用于分类及系统学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用它来弥补经典分类的不足还是有益的。
河南盆栽桂花在桂花的品种分类方面,目前仅有赵小兰、姚崇怀对武汉地区的大花金桂等 16 个品种进行过研究(赵小兰、姚崇怀,1999)。他们从 20 个 10 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2个扩增效果好的引物,这 12 个随机引物共产生 66 条带(其中 38 条为多态性带),谱带分析表明,利用 RAPD 标记可以进行桂花品种鉴定;并通过聚类分析,将 16 个桂花品种分为5个类群,但与以前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不完全一致,将原本属于一个类群的品种分别归入不同的类群。


河南花木网 / 河南苗木网 / 河南乌桕网/ 河南雪松/河南紫叶小檗
 
 
 

首页

一键拨打电话询价